Q1.我不甄試,難道就不能等到筆試通過後再準備口試嗎?或乾脆不考有口試的學校就好了嘛!                                         

一般口試榜公佈後,大多一週(甚至一週內)就要口試。你花了一年的時間準備筆試,但只想以幾天的時間準備口試,若因此落榜,豈不是得不償失?
另根據陳弘老師的輔考經驗,一份完整的送審資料多需一個月方得完成。放口試榜後的短短幾天的時間,要你寫完自傳、學習計畫、研究計畫等內容,你來得及嗎?不信看看圖2.1的內容吧!最後回應的同學講得好,套一句現在的流行語─老師在說,你有沒有在聽!
那是不是考沒有口試的學校即可呢?我想,這是許多同學的如意算盤,陳弘老師直接拿出證據,打消你這個念頭,看看圖2.2中的學長,便是最好的例子。我想問的是,難道今年有三間學校要考,三間都要口試,而你一間都不報嗎?
所以,請儘早準備,不要用任何理由偷懶!

 

 Q2.我參加的是三月筆試後的口試,學校未要求繳交送審資料,那我還要寫送審資料嗎?


你在筆試前要不要寫考古題?如果答案是要,那麼就算該校未要求繳交送審資料,你仍需要將自傳、學習計畫等送審資料寫過一次,因為這如同在做考古題,為口試的問題,以文字敘述的方式先做一次練習。
在口試時,可不可以問你報考動機?如果你沒寫過,你講得出來嗎?在口試時,可不可以問你研究方向,甚至是詳細的研究計畫?如果你沒寫過,你講得出來嗎?這些內容皆為口試時會問的內容,且這些內容都應該在送審資料中,因此我將送審資料的撰寫,比喻成考古題的練習。
所以,請儘早準備,不要用任何理由偷懶!

 

Q3.何謂保送甄試?(甄試的程序)                         


研究所保送甄試,大多於每年七、八月起銷售簡章,九、十月報名並繳交送審資料,有筆試者,多於十月到十一月進行筆試,十一月到十二月中進行口試,於十二月底至隔年元月初陸續放榜。
因此對於金榜題名的同學而言,自上榜那一刻一直到九月中開學,足足有九個多月的時間可以利用,不但不必再周旋於「學校課業」與「準備升學」之間,更可利用這段時間好好的充實自己;換言之,贏得時間的充裕性,可說是甄試生最大的誘因及利益。

 

 

4.保送甄試的資格與條件為何?                            


一般而言,各校接受甄試的門檻,於在校成績方面於前25%~50%不等,因此在次提醒同學要在甄試前,好好先看過前一年的簡章,在當年簡章出來後,再次將內容細讀一次,以免準備了半天,結果資格不符,反而浪費了你寶貴的讀書時間。
首先在成績方面,請同學注意到底該校對於成績的要求為何?是以全系為標準,亦或以全班為標準。再者,必須注意該系所是否有「and條件」之限制。
何謂and條件?以交大管科所而言,其成績條件之要求為大學各學期「學業平均成績」之總平均八十分以上並名列該系同年級前25%以內者。此即表示你的成績必須好到「全系」前25%,並且每一學期的成績都要有八十分以上才得以報考。
在其他特殊資格方面,應注意簡章上是否有相關的特殊限制。以政大企研所為例,其對於成績的要求為「全班或全系」前30%,但其and條件為在大學時代曾擔任正式社團、學會之正、副負責人或系代表、班代表。此即表該所要的是一個又會讀書又會玩的學生;在這樣的「and條件」下,甄試的標準將無形提高許多。
另如一些系所會要求必須先經歷某些考試的歷練,才能參加該系所的甄試,如政大資科所,即要求繳交TGRE成績證明正本一份,換言之,若沒有參與過這項測試,就算你其他條件皆符合,很抱歉!你依然不符合該系所之報考資格。
其實現在大多數的學校都會在前一年的簡章中,公佈下一年度考試的異動,但同學大多因為覺得「字太多」,而未能好好細讀裡面的內容。若真的對於今年的甄試有興趣,在看完本書後,趕快去找找你想甄試系所的簡章吧!

 

 

Q5.非應屆畢業/在職生還可以甄試嗎?                      

這個問題應該分為兩個部份說明;第一種狀況,是你已經畢業,但你願意讀一般生。問題是,大學都畢業了,還能甄試嗎?許多同學認為「畢業後就不能甄試了!」其實除少數學校系所(如:政大企研所)要求須「應屆畢業」外,絕大多數的系所,並沒有要求須應屆畢業生才可報考。
不過再次要提醒同學應多注意簡章內容;在身分方面,亦確實有一些的特殊限制。有些系所雖不限定「僅應屆畢業收才可報考」,但會要求於○○年○月亦後畢業者,才得以報考;如政大科管所即為一例。
另一種情況,若是你要報考在職組的同學,因為現在的學制繁雜,這類專屬於在職生的甄試亦逐漸出現;如台北大學企研所便是一例。但欲甄試的在職同學除應注意畢業年限外,亦應注意該系所的甄試中,是否有在職組的考試,且自己工作年限是否符合該系所之要求。

 

 

6.私校生甄試會比較吃虧嗎?                             


我相信各位具甄試資格之私立學校的同學很優秀,但亦不能因落榜而否定其他國立大學且具甄試資格之同學的程度。
因此,陳弘老師建議各位私校的同學,由於甄試如同一般生入學考試可報考多校多所,故如同筆試般,你將在許多學校的甄試中遇到這些國立大學的資優生,所以只能說請在「送審資料」及「口試」兩階段,充分表現你的實力,表現的確實比其他國立大學的考生還好,這才是你參與甄試正確方法,而非未戰先失去信心,且於戰敗後自怨自艾。
總結上述的看法,實在沒辦法告訴你私校生於甄試時並不會叫吃虧,因為那些當年能考到國立(尤如台、政之流)的同學,確實因為在課業上較為優秀,所以才能進如國立大學。但是在陳弘老師所輔導的私校生中,確實有不少以甄試的方法,進入了國立大學研究所。以中正企研而言,就曾於錄取了為數不少的私校生。所以要告訴各位,加強自己實力,才是最實際的。
再者,對於各位同學的另一項利多,便是「多數學校已擬取消對於保送甄試招生的名額限制」,即不再堅守甄試招生僅佔該年度總招生人數30%的限制。在以往名額有限的情形下,上述的情形或許在「僧多粥少」的情形下產生,但於此一限制開放後,甄試管道幾與筆試同等重要,所以實在沒理由再發生上述情形。而這也就是為什麼陳弘老師一再提醒各位同學,需將甄試視為進入研究所另一管道的重要原因。

 

Q7.如何抉擇甄試與筆試?                           

任何一個決策,都有其思維過程;以心理學的角度,人大多會為自己的行為合理化。有些同學知道甄試的訊息後,便不想準備筆試,如果有人跟你說:「老師,我想放棄筆試,全力拼甄試!」你會如何判定這位同學的思考邏輯呢?是一種堅定無比的必成信念,還是因為怕考試抑或覺得準備考試太辛苦,而為自己的行為找台階下呢?
我想這個答案不言可喻,有必要為了甄試放棄筆試嗎?這個邏輯已經是一個奇怪的邏輯了,因為兩者可以共存。且拼甄試,請問你到底「拼」了什麼?拼如何寫自傳?如何寫讀書計畫?我想問的是,你的專業在哪裡?為了合理化自己的行為,諸如:「因為身體不好,無法承擔考試的過程,所以要甄試而放棄筆試」,「因為跟不上進度,明年一定考不到,所以要甄試而放棄筆試」…等林林總總令人匪夷所思的理由,都在每年的九到十二月間上演。
如果你也抱持著一樣的念頭,陳弘老師想問,如過甄試落榜,你該怎麼辦?但在的趨勢是「甄試亦包含筆試」。試想,如果甄試落榜,屆時已是隔年一月初,三月份便要考試,此時想再回頭準備筆試,為時晚矣!是故,若只想甄試而不想筆試者,奉勸你最好早早放棄這個念頭。
所以,在此鄭重的告知所有同學,甄試可以讓你針對一些報考動機、研究計畫的撰寫,以及口試的演練先行準備,但不表示不用準備專業科目。若放棄三至五月的筆試而全力拼甄試,試問沒錄取,你還來的及準備筆試嗎?若你放棄了專業,試問你又將如何面對甄試時的專業問題?(因為甄試也要考筆試,口試時也會問專業問題。)切記,勿以撈偏門的心態參與甄試,專業才是你的根本。 

 

 

Q8.甄試需要考筆試嗎?                               


目前雖不是每個學校、系所都要,但確實有要於甄試中安排筆試的研究,且這似乎成為一種趨勢,一種越來越多的趨勢。諸如:中山、成大、台北科大…等,工商科皆有部分系所需要筆試的篩選,其中包含專業科目或英文等基礎科目的考試,因此同學亦應針對這些科目進行準備。
其實能在隔年筆試前進行一場「筆試預演」,不但可以測驗一下自己的實力,更可藉此看看該系所的出題的型式及方向,並且熟悉一下對於隔年筆試的感覺,這對於你未來的筆試將會很有幫助。
請問,你還敢為了甄試放棄專業科目嗎?
不過也有一些連口試都不必,直接以送審資料就決定錄取與否的甄試程序,這確實是一種相當特殊的甄試方法,諸如:台大的電機、機械、造船…等系所的甄試,接採取第一階段的書面審查,即佔100%的分數,決定你是否得以進入該校就讀。
但就以台大而言,實施這種制度的系所,均為工科的系所,至於商科,則未見實施此種制度者。其實以商科的同學而言,因為科系特質之故,在投入職場後勢必要與他人溝通,其表達方式相形重要許多,而工科則不同,可以技術掛帥,取得個人的競爭優勢,也因此會有部分工科即針對送審資料的內容,決定錄取名單。
在這種制度下,若是你在大學時代,在專業上有特殊表現者,如參與國科會計畫、專業比賽項目獎項、在校成績優異…等,將會是你的致勝成功關鍵。

 

 

Q9.我可以甄試多校或多所嗎?                           

可以的,在教育部提倡多元化入學的方針下,「筆試」不再是升學的唯一管道!「保送甄試」,便是除筆試之外,另一條入學之道。以研究所升學考試而言,自民國88年起,研究所保送甄試取消了原「一人僅能報考一校一所」之限定,使得考生們擁有更大的彈性與空間,選擇自己想念的學校、系所。
換言之,如同每年三、四月的筆試一樣,只要學校無特殊規定,你可以同時報考多所,甚至同一個學校亦可報考不同學系所;如:你可以同時報考交大的管理科學、科技管理、經營管理等三個管理類系所。

 

 

Q10.我可以跨科系報考嗎?                             


其實這個問題與甄試並無直接關係,因為完全要看系所的發展與定位而定。以法律所為例,一般法律組要求考生須為相關科系,但如現代新興的法碩乙組,抑或科技法律組,則期待不同背景的同學報考。
再以商科而言,尤其是企研所,抑有類似情況,除了讓原本就是商科的同學報考外,甚至會設一組專門工轉商的組別。至於工科,雖不一定有限制,但尤文、法、商轉工科的例子,則實在太少,故不再細談。
因此,這個問題時難一言以蔽之,原則上是可以的,但仍要一不同系所、組別而定。所以陳弘老師給你一個最徹底的解決方法,就是詳看簡章。誠如前述,同學大多因為覺得「字太多」,而未能好好細讀裡面的內容。但這攸關你的未來,千萬不要嫌麻煩而掉以輕心。

 

 

Q11.甄試錄取後,可以提早入學嗎?                           

依照前述甄試的時程,明顯的,這個問題只會出現在已經畢業的同學身上。因為你若為應屆畢業生,當甄試放榜時,你正處於大四上的期末考時期。所以,應屆畢業生基本上是不會有這種問題的!
但是你若已經畢業,可否於下學期時提早入學呢?一樣是這個原則─看系所而定;故如前數須參考簡章的規定。但一般而言,商科沒有這樣的制度,一定要等到新學年度開始(九月)方可入學。但工科因為有實驗(室)的運作,因此基於人手考量,少數系所可於下學期(三月)開學後辦理入學。

 

 

Q12.甄試錄取且報到後,還可以參加隔年的研究所筆試嗎?             

直接告訴你─不行!千萬不想偷偷的考,被發現的話你會兩頭落空;這是教育部的規定!在甄試錄取報到時,多會要求同學簽切結書,不可再報考隔年的研究所考試,所以要建議各位同學的是絕對不要報考「容易甄試得上,卻不是很想念的學校」。
不要忘了甄試只是升研究所的其中一條路,甄試不行,尚有筆試,若選了一個讓自己覺得「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學校,那豈不讓自己更煩惱?要念?還是繼續準備筆試?
如果真的因而放棄筆試,選擇了不喜歡的學校,試問你的研究所生活會快樂了嗎?畢竟筆試相對於主觀因素之影響較少,硬碰硬的成分較高,只要好好努力,你便可以透過筆試一途,考上更好的學校,不是嗎?

 

 

資料來源:TKB數位學堂/大碩 名師  陳弘老師

 

 

欲諮詢課程或考試 : 請點此進入

 

TKB 內湖數位學堂  (大碩/碩士龍門/百官網 )

陪  您  一  起  完  成  夢  想.創  造  奇  蹟

  

歡迎試聽 大碩/碩士-研究所課程.龍門-轉學考課程.百官網 -公職國營課程.甄戰-甄試演講課程.TKB函授課程

電 話:

(02)5582-7590  或   0982-646-184

住 址:

台北市內湖區成功路三段141號3樓 

(拿坡里PIZZA  樓上三樓)  (近德安百貨.內湖高中.方濟中學)
         
 (汐止.大直.松山區.南港區.士林區.信義區 .北投區 等鄰近區域居民騎車只要15分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KB校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