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全世界應該注意北歐國家?
北歐政府能夠受到人民高度肯定,不在於政府的大小、而在於政府運作良好。這讓人民樂於繳稅,因為他們知道自己可以得到好的教育、健康照顧與相關福利。
摘要/黃于玲(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濱漢頓分校博士候選人)
《經濟學人》二月號以維京戰士為封面,製作了專題報導「下一個超級模式:為什麼全世界應該注意北歐國家」(The next supermodel:Why the world should look at the Nordic countries)。
在這長達14頁的報告裡,《經濟學人》以其少有的肯定語氣,討論北歐四國的發展軌跡、政治文化與經濟治理模式,認為北歐發展模式足以為西方已開發國家借鏡,特別是目前負債累累、經濟僵化的南歐,與社會極度不平等的美國。
瑞典、芬蘭、挪威、丹麥等北歐國家,長期以來的經濟競爭力、社會整體健康與國民快樂指數總是在全球名列前茅,即使在大部分西方國家飽受經濟衰退之苦時,仍能穩健成長。原因為何?《經濟學人》指出,左右派的意識形態分類,並不適用於解釋北歐模式的現況。
從1970至1990年代,北歐的福利國模式,立基於以高稅收因應大規模的政府支出(tax-and-spend)。例如瑞典在1993年的公共支出佔了國內生產總值的67%,但同時在全球最富有的國家排名則從1970年的第4名掉到第14名。
因此,北歐各國在全球經濟衰退前就開始調整體質,減稅、減少政府支出比例、改革年金制度,以平衡政府赤字。對於各式的公共服務,北歐政府重視效率與選擇機會,更甚於是誰來提供。挪威與丹麥都允許私人公司經營醫院;瑞典使用教育卷,私立學校只要有特色,也能和公立學校競爭。
然而北歐國家並非一股腦兒走向新自由主義路線,而是嘗試結合強調競爭力的資本主義,與注重社會重分配的大政府體制(國家主義)優點。政府除了鼓勵(但非介入)私部門進行商業與文化創新(例如憤怒鳥與暢銷犯罪小說/電影),更適當縮減公共支出、重視公共事務的透明度。例如各公私立醫院與學校的表現都受到評鑑,瑞典公民可以查閱所有公職人員的資訊。
科技創新也被使用在提升政府效能,例如瑞典公民可以直接透過手機短訊繳稅。此外,北歐對於貪腐與既得利益的忍受程度非常低,因此少讓這些因素干擾政府。
在社會安全網部分,政府讓雇主可以資遣員工,但是提供失業者救助與再訓練的資源。北歐政府能夠受到人民高度肯定,不在於政府的大小、而在於政府運作良好(not because it is big because it works)。這讓人民樂於繳稅,因為他們知道自己可以得到好的教育、健康照顧與相關福利。
從《經濟學人》的立場看來,北歐新模式還是不夠有效率,特別是在公共支出部份,而多數來自中東的移民必須依賴社會福利,讓這個問題更為棘手。但是北歐模式的重要價值在於,他證明了務實的政治與經濟制度設計,遠比意識形態的左右之爭來的有意義。
文章來源:全球中央3月號
TKB內湖學堂(大碩/碩士龍門/百官網 /甄戰/函授)
陪 您 一 起 完 成 夢 想.創 造 奇 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