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我們來分析該如何準備管理學。
( 一 ) 設訂遠大目標
在開始上課後不久,老師就會要求同學要立定自己的第一志願。理由是希望能讓同學能夠及早思考自己的未來,並在搜集完資料、分析比較後,立定符合自己發展方向與能力的研究所目標。明確的目標不只是一項精神象徵而已,而是能更了解這間研究所的未來與發展。同時,也能及早準備與分析其歷年考題重點與方向。這將與一般沒有準備的同學有很大的差別,而且越早了解越早準備,除了對一般考試有幫助外,對口試也較有利。舉例來說,口試老師常常會詢問同學對該校的了解,甚至,曾經有老師當場在口試時問同學:「請問我們在坐老師的姓名為何 ? 」如果同學對這所學校不了解,遇到這樣的問題自然就答不出來。
如何訂立目標呢?建議同學多以國立大學為目標,縮小地域範圍後,再尋找其系所網站,做一定程度的了解。同時,若能透過關係,認識該所的學長姐做進一步的接觸亦能對該所有較實際的認識。當然,補習班的老師、助教亦是重要的參考諮詢對象之一。最後,每年大碩舉辦的研究所博覽會,亦是一次收集資訊及與該系所直接互動的最佳機會,請同學們多多把握。
( 二 ) 鍛鍊強健體魄
準備考試一定要專心,而讓自己專心的方法有很多,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擁有好的體力,在此,張承老師建議同學,可以由運動、補品與飲料切入,有了好體力,學習自然容易事半功倍。
1. 運動 運動是有效克服憂慮、降低心理壓力的良好方法。在所有的運動裡建議能晨跑或晨泳,這兩種運動是最能達到培養體力與耐力並提高讀書效率的方法,同時可藉此養成早起習慣,這將能更充份的利用早晨時間。
2. 補品 補品 ( 例如 : 天王補心丹與六味地黃丸 ) 能增加身體的能量與保持良好的健康狀態,避免因讀書的壓力造成氣血不順肝火旺盛、口臭等症狀。不過因為個人體質不同,建議同學可以直接去中醫診所,然後告訴中醫師自己未來一年將專注於考試上,請中醫師給予自己建議。最後提醒同學,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運動補」,所以除了吃補品之外,一定要配合運動,這樣才會有效果。
3. 飲料 建議同學可選用枸杞、蜂蜜加菊花,以溫熱的開水沖泡即可飲用,具有明目、降火、清肝、潤肺的功效,可當成一般飲料飲用。平時避免喝過甜、太冰的飲品,除了容易造成肥胖且容易疲勞。
特別叮嚀: 每年老師一定會強調鍛鍊體力的重要性,但是做的好的同學確非常的少,根據許多考上學長姐的經驗,運動真的非常重要。有了體力,通常較不容易賴床,可以早起。而且在運動的過程中可以培養自己的毅力 ( 要「持續」運動不容易 ) ,更重要的是,當同學距離考試越來越近、壓力越來越大時,運動還能幫同學舒緩壓力,放鬆心情。既然運動有這麼多好處,同學一定要好好去做。
( 三 ) 精讀上課用書
建議至少唸一本參考用書,而且最好是 Robbins 第八版。同時,平時上課的講義與補充講義應熟讀,並且在上課時應隨時抄寫筆記與掌握課程的重點。也許同學會覺得這是廢話,偏偏根據張承老師的教學經驗,好幾年來真正將 Robbins 課本與老師上課補充講義「精讀」的同學確不多,原因是內容太多了。事實上也是如此,現在考管理學已經越來越誇張,每年都有一些學校甚至考出研究所才會教的內容,因此除了要將大學企管系四年有關管理的精華全部教完之外,還要提到研究所上課可能會考出的內容。因此,光補充講義的投影片就 1 千多頁,再加上參考書籍,一般同學的負荷真的相當的大。更重要的,考研究所就算精讀了還不夠,因為還必須要能融會貫通,所以這也是為何現在管理學越來越難考的原因。
( 四 ) 閱讀相關資訊
相關資訊包括瀏覽網站,閱讀經濟日報,相關雜誌與老師與助教所準備的期刊論文,以補充學習的內容與掌握時事的應用。那到底該如何整理、收集與吸收這些相關資訊呢 ? 以下介紹一些常用的資料收集來源給同學參考:
1. 網站 與管理學考試相關的網站包括 : O 聯合新聞網: http : //www.udnnews.com/NEWS/ O 中時電子報新聞檢索系統: http : //ec.chinatimes.com.tw/ O 全國博碩士論文摘要檢索系統: http : //datas.ncl.edu.tw/theabs/00/ O 中華民國期刊論文索引影像系統: http : //readopac3.ncl.edu.tw/cgi/nc13/m_nc13 O 經濟部商業司 http : //www.ec.org.tw ORobbins 網站 http : //cw.prenhall.com/robbinsmgt/ O 劉常勇知識管理網站 http : //www.cme.org.tw/know/
2. 報紙 報紙部分建議每天固定閱讀經濟日報或工商時報。看報紙初期不要花太多時間,一天 20 分鐘即可。記得副刊一定要看,有時間再看其他自己有興趣的標題。
沒有看過經濟日報的同學,在一開始接觸到專業的財經報紙時,有看不懂的挫折感是很正常的,更別說要真的看的懂。記得絕對不要認為自己笨!其實許多考上研究所的學生也不完全看的懂經濟日報。許多學長姐在一開始時,也是花了許多時間在摸索,但也是因為一點一滴的時間積累,養成習慣後,就能看的比較快,所以絕對不要認為是自己資質及學識深淺的問題。
如果一開始,不知該從何看起?建議同學從「企管副刊」開始,畢竟企管副刊對管理的幫助最大。其中常常有針對管理學的專題做延伸,或者是企業個案與現象的剖析,是比較容易入手的題材。例如:之前經濟日報的副刊談併購,裡面就有許多有關併購相關考題的答案。另外,有機會社論也要看一下,它通常對經濟很有幫助,不過不容易懂,最後就是大標題,這部份初期可以先挑自己有興趣的來看。
總之,常看就能慢慢培養出「感覺」〈暑期班看不懂沒有關係,到秋季時就會慢慢看的懂〉記得,由「副刊」、「社論」、「大標題」下手練習。
3. 雜誌 管理學相關的雜誌非常的多,舉凡天下雜誌、 e 天下雜誌、遠見雜誌、能力雜誌、數位時代、管理雜誌、世界經理文摘、商業周刊、經濟前瞻…等。至於該如何看雜誌,建議每兩星期到圖書館去印 2 個小時,〈可選擇每期封面專題或自己覺得不錯或有「考像」的文章 ( 到秋季班同學自然會有感覺 ) ,然後分時間在兩星期內 K 完。
4. 補充資料 每個星期,老師會根據上課單元,將國內學者目前正在做的相關學術研究、國內外學者所提出的文獻論文、助教整理的時勢補充資料、同學寫的好的作業以及同學解的不錯的模擬考考卷,貼於公佈欄,希望同學能利用下課休息時間,順便看一下。
以上的資料,已經非常豐富,同學不必要再特別花時間去找其他資料 ( 注意時間利用的機會成本 ) 。但同學應該要注意如何整理及吸收,否則過三個月後,光這些課外補充資料就已堆積如山了,屆時更不知該如何整理起。所以建議同學能將這些資料的重點,隨時摘錄補充到上課的講義或同學的回家作業裏。這樣就算是融入教材,同學翻閱複習也將事半功倍!
( 五 ) 勤做作業考題
配合上課的進度,勤寫回家作業,除了藉此複習、融貫上課內容,也訓練思考邏輯和答題技巧,逐步累積自己口袋裏的答案,是累積的實力的不二法門。以下說明該如何開始寫回家作業?
1. 分析看清題目 通常許多同學一開始寫回家作業時,都會有一種不知如何下筆的狀況,這時最重要的還是先了解題目本身的題意及所問為何?因為判斷題意後的答題方向將影響整個作答的內容。
舉個例子來說 : 「請說明資訊科技對組織的影響為何 ? 」 (25%) 「請說明資訊科技對組織設計的影響為何 ? 」 (25%) 「請說明資訊科技對組織結構的影響為何 ? 」 (25%)
這三個題目事實上只差兩個字,但是答案結果卻差了十萬八千里,不過好玩的是,許多同學到了考前還是不太清楚這三題之間的差異。由於篇幅考量以及顧及同學還沒唸過管理學,所以在此不再對這題的答案多做說明,不過可以告訴同學的是,這三題的答案有超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不同,但是許多同學將它當作同一題來看,自然考出來的成績可想而知。所以寫作業與考試前一定要先看懂題目。
2. 擬定大綱架構 一開始同學可以先思考一下答案的架構該要如何安排?回答的重點比例如何分配?是否能利用圖表的方式來更完整的輔助說明答案,並提出自己的想法。在架構過程,我們非常強調「構面」的運用,舉例來說,「試分析如何根留台灣 ? 」 (25%) 面對這樣的問題,我們可以由「政府」、「企業」、「學校」、「個人」等角度來切,其中的政府、企業、學校、個人就是一種構面,這種構面的使用會讓老師覺得同學非常有邏輯性。
目前張承老師所收集的常用構面超過 50 種,其中許多還可以互相搭配,例如遇到「美伊戰爭對台灣企業所造成的影響 ? 」這類題目時,同學就可以用構面的方法,先思考假設條件美伊戰爭時間長短,再區分產業類型 ( 對何種企業是機會,何種企業是威脅,是大型集團企業或是中小企業 ) ,企業因應事前、事中、事後以及策略面、作業面的因應方案等。由以上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到,構面的使用能夠增加同學司為上面的邏輯能力與縝密性,而構面要使用的好,除了老師已經幫同學整理好之外,接下來就需要同學自己常常練習。而當大致的架構大綱擬定後,就能開始填寫內容了。
3. 圖表呈現答案 一般人都不喜歡看「長篇大論」的內容,閱卷老師當然也是,尤其是當他需要在兩天內就看完 5,6 百份答案時,傷害老師眼睛的答案通常不會被老師欣賞。因此如何以圖表呈現就變的非常重要。
畫圖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管理學上許多架構圖背後都有很深的研究方法理論基礎 ( 例如自變數、應變數、中介變數以及干擾變數等 ) ,這對同學來說非常陌生,因此,許多同學常常為了畫圖而畫圖,因此反而會讓老師覺得同學在湊篇幅。那我們該如何劃出好的圖形呢 ? 只要是理論圖形,都可以畫上去,至於概念性圖形,同學可以多多觀摩原文書,切忌不要亂畫。
最後,答案內容的來源非常的多,舉凡上課講義、補充講義、助教講義、管理學 100 重要觀念 ( 上 )( 下 ) 、專業書籍、專業雜誌、網路資料…等,內容非常的多,不過要將這些資料做很好的運用,還要同學非常熟練的練習,並且學習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寫出最好的答案。
4. 作答時間頁數 一開始同學常為了求好心切而花了許多時間在寫一個題目的內容,也許一開始會較慢,也較不會控制時間,但建議同學每一題最多不要超過兩小時。在頁數上,建議以配分來看頁數。由於每個學校的答案本不同,有些學校用超過 10 頁的 1 本大答案本,有些學校用 8 頁,有些學校用 1 大張或 2 大張紙。建議各位同學,以答案本為例,考試時最好有能力寫出 8-10 頁言之有物的內容,如果以 10 分為 1 頁來計算, 25 分則至少要寫 2 頁半的內容(需考量不同學校答案卷或是題目多寡來做調整)。
至於內容的品質,會隨著同學上課所學的範圍擴增、經驗增加,懂的去蕪存菁與融會貫通而發展出更好的答案版本,所以,後來版本一定會比之前的版本好,補充的東西也一定較多。這一點同學不要擔心,只要同學能確實做到充份思考及下筆寫作業就一定會達到效果。
5. 參考助教建議 當回家作業交出去後,修正及觀摩其他同學的答案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了解其他同學在同一題,如何架構答案,為何會被老師助教推薦?並且思考老師與助教給自己的建議是什麼?如果有不了解的地方,一定要確實了解,做為下一版本修正的最好起始點。如此反覆練習,答案版本自然越來越好。
6. 整理筆記內容 每一次上完課後的回家作業都確實寫的話,將會含括考試絕大部份的範圍,對於管理學也會有較完整的一次回顧與整理。這些回家作業加上修改後的版本,將能累積上百題以上,也會成為你考場上口袋裏的答案,當其他考生還在思考如何下筆時,你已奮筆疾書了!
7. 蒐集企業個案 企業實例是解題中不可或缺的一環,適當的舉例可以讓閱卷者了解你對理論的熟悉程度,如果想要在各式考題中靈活運用實例,平時蒐集企業的個案資料是非常重要的。建議讀者可針對某一家企業深入了解,一般生可試以二年研究所畢業後想去的那一家本土公司為架構,工作經驗豐富的在職生則可以業界熟識的大企業為藍圖,廣泛蒐集相關報章、雜誌等報導,積少成多、積沙成塔,平時配合練習,加以時日自然能在考試時以精采實例配合扎實理論縱橫考場,輕鬆拿下高分。
( 六 ) 組織夢幻團隊
結合一群目標共同的讀書伙伴,培養革命情感,互相扶持。在精神上有砥礪的對象,在分工中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透過良好團隊學習與合作,能發揮孤軍奮戰所欠缺的綜效。
組讀書會真的對考研究所會有幫助,能在短時間內結合各自的專長做學習分工、相互分享學習心得及監督彼此,同時,也能有一起努力的伙伴,在艱苦的準備過程中也能給予彼此心靈上的支持與鼓勵。所以,建議能找志同道合的同學共組讀書會。
既然要找讀書會的伙伴,「找人」就是很大的關鍵,如何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就是讀書會成功與否的重大關鍵。根據美國南加州大學統計科學研究所與科羅拉多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研究資料的文中所提到動物是領導人格特質的分類。因此,建議同學在找伙伴時,都能找到符合這些特質的同伴,也讓讀書會的進行更和諧有效果。
1. 老虎是支配型 (Dominance) 代表人物鄧小平、希特勒。目標導向、威風凜凜,做事貫徹始終,控制慾非常強,喜歡主導全局。富冒險性、爆發力強、喜歡開創與挑戰權威,易與人發生摩擦。
2. 孔雀是外向型 (Extroversion) 代表人物孫中山、柯林頓。行動導向、天生明星、具群眾魅力、擅常鼓吹、製造夢想。外向、率直、樂於溝通、有說服力,易激勵團隊士氣。
3. 貓頭鷹是耐久型 (Patience) 代表人物包青天。認知導向、冷眼看世界、條理清晰、做事按程序進行。重視制度、標準,強調架構、要求精準,冷靜而理智。
4. 無尾熊是遵奉型 (Confirmity) 代表人物甘地,人性導向,講究和平,不喜歡紛爭。可愛、攻擊性低、享受默默耕耘。重視和諧、喜愛和平、與世無爭、善於聆聽。
5. 變色龍是綜合型 (Integration) 代表人物周恩來。權變導向、善於觀察、適應力特高、善於保護自己。應變能力強,善於妥協自我調整,處事八面玲瓏。
以下針對學理與經驗發表一些執行讀書會過程中的建議:
1. 考上學校的目標儘量一致且明確,例如都是要考台大。
2. 讀書會裡一定要有親合性佳的人,可以作為潤滑劑。
3. 不要有兩隻老虎同時存在 ( 一隻就好 ) ,其他人最好是貓頭鷹、孔雀、無尾熊與變色龍。
4. 最好有一個組長,而且在某些地方要有一些強勢〈非獨裁〉。
5. 最好不要談戀愛,如果要也考上再談。
6. 每星期隨時跟老師與助教保持聯絡。
7. 所有成員一定要來考試。
8. 發現不適合的人要快刀斬亂麻,避免影響其他人及團體士氣。
9. 組 team 要專業分工,但是自己還是要有自己的進度。
10. 善用管理學所學習到的規劃、組織、領導、控制來執行。
11. 最好組員的實力相當,不然會讓其他組員有 free rider 的想法,另外,組員之間的專長盡量可以互補,在討論的時候可依該位具有該項專長的同學為主,再由其他人提出疑問,進而找出較好的答案。
( 七 ) 參加模擬考試
在上課內容之餘,輔以助教上課的教材做串連與補充,將有效加強整體的觀念與應考實力,並由參加模擬考試掌握熟悉考試的要點與技巧。至考前建議要練習 30~50 次的模擬考題。
另外,助教時間的課程和考試,強力建議同學一定要參加。助教所發的補充講義能提供在上課講義之餘,針對研究所考試所編輯的一份完整架構。這段時間也能將課程的疑問及回家作業上不解的部份與助教互動討論。
最後再叮嚀,平時的模擬考絕對不能缺席。一方面它能評量自己的學習狀況,另一方面它能培養考試的技巧與練習做題的方式。這部份是必須要透過一次次的考試所磨練累積出來的。所以,請同學不要放棄學習成長的機會。
以下說明各類題型分析與解題技巧,讓同學在練習時能事半功倍。
1. 題型分析
(1) 基礎題 通常以解釋名詞為主,為整份考卷的基本分數,每一題解釋名詞分數 3~15 分不等,平時同學應針對簡單的名詞做扎實的練習,往往這些基本的功夫也決定了問答題的答題深度與個案分析的解析程度,建議同學可以自行準備一本筆記簿或在書本內容旁配合下列原則進行整理: 1. 深入了解各個名詞的內容、意義,不要死背內容 2. 自行以簡易的圖表來輔助意念的表達 3. 思考面對不同的分數時如何結合相關論點進行延伸
(2) 活用題 活用題通常為成績差距的所在,也是考生頗為棘手的題型,一般可依出題難易程度區分為下列兩種類型:
A. 進階型 所謂進階型即為由上述之基礎題的延伸型態,這類題型通常具有數個連鎖性的問題, 例如:
Q 、何謂規劃?規劃的目的為何?如何協助企業增進規劃的成效?
這類的題目的解題關鍵在於各小題之間的答題的串聯性與邏輯性,往往第一個小題就必須構思導出第二個小題的答案,配合圖表的整理,有系統的串聯全題架構,並由第一、二小題論點整合出第三小題的觀點,前後邏輯呼應,切勿貿然由正面針對各小題分段回答問題,否則容易墜入出題教授的思考陷阱而不自知。
B. 朦朧型 所謂朦朧型即為「題目有看沒有懂,不知其所云」, 例如:
Q 、企業組織透過學習來累積、改善組織能力,藉由組織能力來獲取企業組織的競爭優勢。但組織能力面對環境不確定性、複雜性,是基於程序理性( procedural rationality )以組織慣性( routinized behavior )回應,以致於被學者詬病其為短視( myopia )行為。請針對上述觀點提出你對組織能力的論述(支持或不支持該觀點請先釐清立場,再根據該立場來闡述你的理由)。
當面對這類無法直覺回答的題型時,同學們可先將題目架構分段切割,再由管理功能以及企業機能的思考架構在腦海中快速掃描,抓住可能相關的章節論點,最後再以上述進階型的解題法有條不紊的系統化導引出答案,相形於其他未看清楚題目就貿然下筆的解題版本而言,必能讓閱卷者眼睛為之一亮。
(3) 言簡易賅題 此類題型為中山大學企研所傳統的型態,近年來有些其他學校開始慢慢跟進。題目易懂,難度卻很高,強調學生必須以精簡的文字清楚而完整的將管理知識外顯化, 例如:
Q 、面對資訊產業的微利時代,如果你是明碁的總經理該如何面對 ?( 請用 300 字以內說明 ) 。
答題時除了必須注意字數外,宏觀的解題架構亦是不可忽略,建議同學平時練習時,可多以表格方式刪修不必要的贅字贅句,並掌握專有名詞的關鍵字(例如: MBO目標體系、參與管理、時間限制…等)相信必能在考場上要發揮架構精簡、答題精采的功力。
2. 解題技巧
在學校多年的填鴨式教育下,同學容易流於背多分的迷失下,以為只要把教科書內的論點死吞活剝後寫出來就能拿到高分,拿到成績後卻還莫名其妙的懷疑為何如此低分,而另一部分初窺解題技巧的同學雖嘗試利用圖表說明爭取高分,卻仍不盡人意,為使同學更能掌握解題精隨,整理下列
解題三步驟希望同學切記遵行:
STEP1 :真正看懂題目 STEP2 :建立宏觀解題架構 STEP3 :最後憤筆疾書
下列以「何謂管理?」為例,概要說明解題時同學應注意事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