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眼光拉大,不要侷限在台灣,大膽走出去,看到全世界,才能培養全球化視野,成為全球通用的人才。
1986年次的翁崧宸,上個月剛從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密爾瓦基校區完成一年的機械碩士學位,這一年,讓他大開眼界。
就讀逢甲大學航太與系統工程系碩士的翁崧宸,原本就有出國唸書的計畫,碩一暑假便開始補托福,同時間看到逢甲與威斯康辛大學雙聯學位的機會,還可以3年完成兩個碩士學位,翁崧宸心想:「可以嘗試看看」,便鼓起勇氣在學期開始時提出申請。
「學業成績的要求倒還不難,卻是托福成績,我考了3次才達到標準」,從69分進步到79分,翁崧宸總算申請上威斯康辛大學,但考驗還在後頭。
雙聯學位,體驗不同學習方式
「很多人以為去美國,一定很開心,到處去玩,其實根本不是,課業非常重」,翁崧宸說。雖然絕大部分的費用,奨學金都可以負擔,但條件是必須在一年兩學期內,完成24學分(其中12學分可抵免),以及一篇碩士論文,否則將失去講學金補助。
不只時間壓力,翁崧宸還必須面對陌生環境、語言,「上課方式跟台灣的大學很不一樣,課業壓力很大,我根本來不及邊抄筆記邊聽,只好專心先把筆記抄下來,用錄音筆錄下老師的講解,再回家慢慢讀。」翁崧宸還記得他的第一次上台簡報,簡直嚇壞,前一天根本睡不著,不斷背稿子。「這裡習慣發問」,翁崧宸說,無論是誰報告,大家都很踴躍發問,從問問題的過程,翁崧宸便知道自己報告的不好,「因為他們會問我已經報告過的內容,表示他們聽不懂我說的,就知道哪裡應該要修改。」
在台灣,總是習慣等老師點出問題,且告訴你答案獲解決方法;在美國「他們訓練你找問題的能力,教授會告訴你方向,例如:從課本中的第幾章節,可以找到方向,但不會告訴你答案,要自己找」,翁崧宸特別珍惜這樣的學習機會。
寫作業也不像在台灣,沒寫完不敢交出去;在美國,教授特別在乎準時,因為必須對每個人都公平,即使你沒寫完也必須準時交,「沒寫完才能讓教授知道,哪些你已經會了,哪些你可能還不懂」,翁崧宸透過這些訓練,漸漸累積自己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那裡的生活,冬天零下18度,每天只有學校、宿舍、圖書館,這三個地方來回」,翁崧宸這一年,不僅完成了一個碩士學位,更有機會參加ASME(全美機械協會)在佛羅里達的會議,教授讓他有機會上台報告,更聽了幾場精采的演講,包括當時阿波羅13號登月火箭的地面總指揮等,在該領域卓越傑出的人,「讓我開了眼界!」翁崧宸說。
現在的他,將在逢甲多留一年完成第二個碩士學位,「畢業後可能先進職場體驗一下,不管是什麼領域,先嘗試看看才知道適合什麼」,經過國外求學的洗禮,翁崧宸不替自己設限,挖掘自己更多的可能。
把學生送出去,讓世界進入校園
像翁崧宸這樣,在研究所期間出國進修的學生,在大學校園中越來越多。
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學士後研究所,要求所有學生,畢業條件之一必須到國外半年。
學生自己提案,向教授們組成的評審團報告出國計畫,「其實有些受到雲門流浪者計畫的影響,我們也希望學生出去流浪,所以不設限,只要他可以說服我們,當然,老師也會盡可能給予協助」,系主任林聖峰舉例,今年有學生要跟謝英俊建築師到四川,協助川震後的重建;也有學生要到日本渡邊邦夫事務所,參與有薪資的實習工作。
「主要的目的,是要讓學生有更開闊、多元而完整的體驗,岀國會有不一樣的成長路徑,在這個過程他必須想清楚,如何找尋自己的目標,如何安排行程,如何控制預算等」,林聖峰說,旅行是延展生活經驗,也是體驗不同文化,跳開再回來,會對原本身處的環境產生思考、批判甚至更加珍惜。
不只出國,實踐設計學院甚至把世界帶到校園裡。
由設計學院院長安郁茜發起,邀請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建築與規劃學院、MIT媒體實驗室、建築系等教授學生,與實踐設計學院師生,共同組成國際工作營,至今已經3年,每次的工作營,都是一次國際化的洗禮。既然沒辦法把每個學生送出國,那麼就營造國際化的環境,熟悉跟不同種族文化的人互動。
成功大學國際長蘇慧貞認為,大學的國際化不在於姊妹校的簽訂數量,也不是國際學生的數字有多少,而是國際化的「氛圍」有沒有被建立。
國際化來自開放的思維
「國際化不應該只是排名前面的學生,才享受的到的特權,而是從第一名到最後一名的學生,都應該享有國際化思維」,蘇慧貞用了「特權」點出國際化往往只有成績好的學生可以獲得出國講學金的機會;但是,面對全球化的競爭,應該是每個學生應該學習的課題。
因此,蘇慧貞不同於其他學校急欲簽訂姊妹校數量,而是一所一所學校去檢視,是不是有實質合作,「否則,只是紙上業績,對學生一點幫助也沒有」,蘇慧貞說。
此外,他讓外籍生的比例維持在全校5%左右,「當你看到學校附近的便利商店,會到印尼文的海報,不同膚色的學生一起交談,你知道這才是真正校園國際化目標的達成」,蘇慧貞說。
「我必須很誠實的說,這幾年我們國際化的腳步面對很大的挑戰,來自於這個世代進入一種『自我感覺良好』,以及對移動的恐懼感」,蘇慧貞遇到不少學生家長,對於學生有機會出國交換、參訪,不但不珍惜、甚至認為理所當然,學校理當負擔所有經費,「說服本地生出去,反而是我國計畫的壓力來源」,這令蘇慧貞感到憂心。
「21世紀的領袖要有接受不同文化的能力,才有大開大闔的視野格局」,成大校長賴明詔說,要具備國際視野,得先從思維的改變,開放的態度開始才行。
陸生來台,將是新挑戰
不久前立法院甫通過陸生來台的法案,全台大專院校無不期待陸生來台這塊市場大餅。中國文化大學早在法案通過前,已經與多所中國知名學府簽訂姊妹校,頻繁的學術參訪交流。
文化國際交流中心主任魏裕昌表示,「陸生來台在教育部不歸類在國際事務,但在學校幾乎都是交由國際交流中心承辦」,只是在一切都還曖昧不明的情況下,魏裕昌也很難判斷。
但是,「對岸對於中華傳統文化的保存,相當有興趣,因此在人文系所、藝術學院、新聞傳播學院等科系,都是陸生來台就讀的首選」,魏裕昌預測,對於兩岸學術交流,目前台灣還暫時保有領先優勢,但是以中國學習成長的速度如此之快,台灣還有多久優勢?
在全球化的競爭下,台灣人才所面對的競爭不是在島內,而是亞洲、甚至全世界;把心打開,看到全世界,只是心唸一轉,世界就變大。
※資料來源:CHEERS 2011最佳研究所指南
TKB 內湖數位學堂 (大碩/碩士龍門/百官網 )
陪 您 一 起 完 成 夢 想.創 造 奇 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