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忱方正
整理*盧智芳
在服務業工作,每天都要講很多話,但很多人講錯話,連自己都
不知道,因為別人不會直接告訴他;連帶地,他也在不自覺的狀
況下,一而再、再而三講錯,這對自己的專業跟形象會造成很大
的負面影響。
最近有個真實經驗,讓我印象非常深刻。前陣子我們邀請了一個
公家單位來參加活動,其中有位年輕專員,我跟他打招呼時,他
這樣向我向介紹他的同事:「這位是王小姐,負責媒體聯繫,以
後你們有事情就直接找他,他是窗口。」
「交代我」的語氣,當場讓我傻住,因為他的年齡比我小,公司
業務也不是由我聯繫,頓時,我不知道該怎麼回答。我看她並不
像個性傲慢的人,好奇之下,就默默在旁觀察。後來我發現,他
對每個人都用同樣的方式介紹,千篇一律。
說話要看對象、場合、事件
像這樣講話不看對象、不看場合、不看事件,是最容易出錯的原
因。要是發生在工作場合,甚至經常會讓客人翻臉,結帳時,員
工要確認多少人適用?結果他當場脫口而出:「五個是正常的,
另外五個是銀髮族。」把本來應該是內心的對話說出口,客人當
然不高興:「難道我不正常?」
又或是語助詞太多,每講幾句話就插進一個屁啦、哇賽、靠......
,其實她之後還有內容要講,但聽到這個字,我已經愣住了,哪
還聽的下去?甚至,明明正在指正她,還嘻嘻哈哈地說:「哎呀
,這沒什麼,不要這麼認真。」別人很認真地跟她溝通,卻完全
沒有意識到。
像這類有欠考慮的說話,帶來後過常常難以想像。就像之前的例
子,如果我不是出於好奇,多留意了一下這位專員,可能一輩子
誤會她。其實這句話並不難講,只要說句:「這是我們負責媒體
的窗口,以後請多指導。」就得體多了。
許多年輕人覺得說話不拘小節沒關係,事實上卻大有關係。
這是凸顯自己最好的方式,就像我若是遇到一個說話條理分明、
有禮貌的人,會立刻覺得她跟別人不一樣。
開口前,先準備
不會說話的人多,跟東方社會不重視說話教育也有關。在西方,
不管要成為成功的企業家還是領袖,常常都得同時是優秀的演說
家。他們也習慣從小到大訓練自己說話,包括提問、討論、組織
,習慣在大家面前發表意見。父母從小注重教導小孩社交,灌輸
談話的禮貌、禁忌。就像我們知道,和外國人交談不適合談宗教
、政治、家庭。那要聊什麼?第一,聊天氣;第二,運動;第三
,講吃,凡此種種都需要練習。
講話是需要準備的,開口前應該先釐清幾點:
第一,你跟誰說話?如果跟主管,通常他比你忙,但我發現很多
工作者向上報告時,不是講話沒頭沒尾,缺乏重點,就是說了很
多週遭事項,卻不知道他到底要主管決策的是什麼,
如果是對部屬,切記不要先罵人,罵完之後再說應該如何如何,
他早就聽不進去了。就算他真的做錯,用同理心說一句:「我知
道你為什麼這樣做、這樣想,但是......」會更容易得到共識。
第二,要看時間。跟主管報告重要的事,希望公司同意,在一天
中愈早報告,效果愈好。因為每個人每天都會累積情緒、壓力,
最好不要在快下班時討論重要,又希望得到好結果的事。傍晚以
後的時間,只適合沒有壓力地「聊聊」。
第三,要看事件。很多人在面對錯誤或遇到客戶抱怨時,總是先
辯解,追究流程,就是不說自己錯。問題是,處理這種事的第一
個重點,就是先道歉。事實上,在主管面前勇於先自我檢討,等
過程檢視清楚,很可能主管會認為不全是你的錯,會反過來替你
說話。不認錯,並不代表會說話,跟客人道歉也是一樣。
適當的言談,令人如沐春風。怎說說話讓人覺得舒服,又可以達
到目標,這是每個人都該研究的功課。早在春秋時代有「說客」
出現時,說話就是種藝術,但今天比起三千年前,又更加重要。
文章來源:Cheers快樂工作人雜誌
TKB 內湖數位學堂 (大碩/碩士龍門/百官網 )
陪 您 一 起 完 成 夢 想.創 造 奇 蹟
電 話:(02)5582-7590 或 0982-646-184
住 址:台北市內湖區成功路三段141號3樓
(拿坡里PIZZA 樓上三樓) (近德安百貨.內湖高中.方濟中學)
(汐止.大直.松山區.南港區.士林區.信義區 .北投區 等鄰近區域居民騎車只要15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