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什麼是書審
書審資料是教授對自己的第一印象的評分標準,通常學生準備資料的過程中,因為沒有經驗再加上時間不足導致草草了事,導致書審內容沒有把自己的優點表現出來、漏洞百出且毫無重點。然而,研究所甄試的名額占一半,不好好把握機會,是很可惜的。
一般學校的書審內容包含有:名次證書、歷年成績單、個人簡歷、推薦信、學習計畫書(如:研讀動機、目的與本身學習背景、興趣及未來生涯規劃之關係等)、其他個人工作經歷及有利審查之資料(如:社團經驗、學生幹部證明、校內外競賽之成果、語文能力檢定等)。
第二節 給教授的第一印象
履歷,不僅是書審資料中最先給教授的第一印象,也是讓老師了解你的首要依據。教授可以透過履歷中的敘述,大概可以概括性的了解這位應試生的學習背景。許多老師再口試時只看見履歷的部分就開始詢問相關性問題,判斷你是否有機會能成為本校的一份子,所以,不可以忽視他。
履歷很重要的原因是在於,如何吸引老師的注意讓你有口試的機會,因此,必須從履歷中去突顯出自我人格特質並吸引老師的目光。
一、履歷格式
履歷格式可分為兩種:
1.學校的制式格式;2.自行設計。
假如學校有提供格式設定,但無規定頁數或無註明不需繳交其他資料時,同學可以提供自己額外的整理內容。若學校有規定只能填寫幾頁,此時只能按照規定繳交。
二、履歷項目
若甄試的學校沒有規定履歷的格式,同學可以依照自己的想像,自己有哪些資歷是可以填寫的。
1. 基本資料 2. 學歷 3. 課業表現(特殊所別) 4. 實務經驗 5. 研究能力 |
1. 社團經驗 2. 志工經驗 3. 其他專長(英文) 4. 自我學習 5. 榮譽 6. 專業執照 |
三、撰寫注意事項
同學必須掌握幾大重點:
重點 |
內容 |
專業排版 |
「簡單」、「專業」是簡歷排版的重點,一份出色的履歷需要專業的排版襯托。 |
精練文字 |
將最好能表現出自我人格特質的部分寫出,因為教授有可能只透過簡歷來認識你,不要長篇大論,把所有資料放進內容。 |
明確用字 |
簡歷用字必須明確的表達才有說服力,如「TOEIC800」比「英文優秀」來的好。 |
顏色運用 |
建議標記重點的項目與地方需要以穩重的色彩為主。 |
專業照片 |
建議同學在報名前,重新拍過大頭照,透過專業形象、笑容可掬的照片,提高教授對你的認定度。 |
證明文件 |
在簡歷中所提出的比賽紀錄、證照、考試成績,必須附上證明文件,讓教授相信你不是在說白話。 |
第三節 你的賣點在哪裡?
每個人的特色不同,要如何讓教授知道你的賣點在哪裡?重要的是,透過文字的敘述讓教授了解到你是怎樣的人、具備哪些人格特質。每間學校所要找尋的人才皆不同,建議同學針對所想報考的學校做量身訂做內容,以中山企研為例,學校講求的事國際化與團隊,所以同學若是具備語言上的優勢在透露處理事情是以團體為考量的話,你上榜機會大大提升。
一、自傳
(一)將履歷內容做延伸
將前面的履歷中的項目一一舉例說明,利用照片及文字輔助說明,從各人生活開始,讓教授先了解你的求學過程及生活,當同學提及事蹟或是特質時,記得,要提出相關的實例。
(二)建議依時間作為撰寫順序
自傳是讓教授對你的學習成長有一步一步的累積認識,因此,建議同學最好能一時間順序撰寫,讓評審委員讀完你的自傳,彷彿陪你一起長大!
(三)內容不要有贅段贅句贅字
自傳撰寫過程,應用精練的文字敘述你的特質及所想表達的事,盡量避免贅段贅句贅字。
(四)圖、表與照片應用
自傳內容呈現出密密麻麻的文字,閱讀既吃力又無趣。通常圖文並茂的文章及自傳常受到教授們的青睞,建議同學多參考原文書籍的圖表。
(五)標題與圖表間要有文字
建議同學整理圖表時,標題與圖表之間需插入文字,如此在閱讀上才會順暢。
(六)可以創新的方法呈現
自傳,最重要是表達出個人特質,所以在眾多競爭者中,如何讓教授對你印象深刻,最重要是表達出個人風格,另外也要讓老師覺自己在原先領域是認真學習的。記住,創新與搭配自我特質才是最重要的。
(七)至少修改10次以上
建議同學在完成自傳初稿時,務必請同學和老師幫你修改與訂正。以一位甄試上中山企研所的同學,一張A4的自傳履歷,至少修改30次以上,如果你的對手是他,你覺得你還會有優勢嗎?因此有心甄試的同學,記住,自傳至少修改10次以上。
(八)撰寫注意事項
1.避免長篇大論 2.避免邏輯不通 3.避免錯字連連 4.避免語調太輕浮不夠穩重 5.避免文句表達太過自信與不夠自信 6.避免圖沒有圖說、表沒有表說、而且違反「圖下表上原則」 7.避免標題與圖或表間沒有文字說明
二、推薦信
(一)何時開始找推薦信人選
假若同學有意參加推薦甄試,那應該提早接觸與安排撰寫推薦信的人選,應該多找機會與該位老師做接觸,讓老師多了解自己。
(二)獲得推薦信的方式
1.老師親筆撰寫:找老師撰寫推薦信時,最先考量是一位真正與你相處過的教授或主管,透過具體實例,內容才會寫的真實貼切。
2.學生寫好再請老師簽名或修改:學校老師並非都有時間撰寫你的推薦信。因此常常有教授會請同學自行撰寫,再由教授簽名,同學要注意的是,由於推薦信並非是由教授的觀點出發,很容易被評審委員識破。建議同學還是提早規劃接觸教授,請他幫你寫推薦信吧!
(三)找誰推薦?
推薦信不一定要找授課老師撰寫,只要符合簡章規定都可以,來源包含下列:
1.授課老師 2.專題老師 3.班導師 4.社團指導老師 5.行政單位主管 6.打工上司 7.EMBA學長解
前五種一班都有含正式教師資格,只要符合簡章規定,都可以請他們代為推薦。另外,假設簡章規定只要兩封推薦信,若同學人脈較廣,可以將其他推薦信放在履歷自傳之前。
(四)如何找老師寫推薦信
確定找誰推薦之後,接下來要拜訪老師
1.建議同學可用mail或是在課堂上跟老師約時間。
2.在約定時間將同學所整理的相關資料(包含簡歷、自傳、讀書計畫、成績單等所有書面資料)帶給老師參考。
3.跟老師討論要甄試的系所,報告該系所為何要錄取你的理由。
4.如果是制式格式,需要自己填寫的部分一定要先填好,而且字跡要工整。
5.除非要請老師直接簽名的推薦信,否則建議一位老師最多請他親筆寫2~3封即可。
6.明確的告知老師「期限」,有些老師太忙,會忘記寫。同時,適當叮嚀老師對同學來說非常重要。
7.請老師自行將推薦信彌封好之後,在彌封處蓋章簽名。
(五)推薦信內容
1.信紙、信封:許多同學直接拿一張A4的白紙,打好字後請老師簽名,這樣反而告訴評審委員,推薦信是自己寫的。因此,建議同學一定要想辦法找到老師所屬單位的信封信紙。
2.推薦信開頭:一般推薦信開頭是用「應用文」的書寫方式即可。
3.推薦信主體:每位推薦者一定會站自己的角度來寫這封推薦信,而且既然要推薦就會有理由,通常會具體的將實例說明出來,另外,內容也並非同學想像中需要非常文言。
(六)推薦信結尾
在推薦信的結尾之處,記得讓老師去強調「極力推薦」的口吻,讓評審老師體會岀非你莫屬的感覺,最好老師可以附上自己的電話及電子信箱,供審查教授日後的驗證工作。
(七)學校制式的推薦信
學校制式的推薦信內容不多,但能夠突顯同學在老師心目中的價值,因此,在選擇老師非常重要,因為有些老師會愛惜羽毛,對同學的缺點也會反映出來,此時,推薦信會變成「步推薦信」了。
(八)注意事項
1.最好找副教授以上,另外,有名的教授會有一些幫助。
2.學術難免有門戶之見,找教授的時候要特別小心,要告訴老師自己要甄試哪一家,老師會委婉的告訴你他不適合;或是教授與你要推薦的學校有學術上的往來,也會對同學有幫助的。
三、讀書計畫
讀書計畫可以分為:報考動機與學習計畫兩大部分。其中,報考動機又可分成:唸研究所的動機、唸該系所動機、唸該學校系所動機;學習計畫可分成:規劃未來兩年修課計畫、未來兩年讀書計畫與終身學習計畫。
四、研究計畫
研究計畫書類似論文前三章:緒論、文獻探討與研究設計。一般寫研究計畫要花1~3個月,如果確定要寫研究計畫,建議先找一本研究方法領域的書,再找一本與你主題相關的碩士論文,有了一些概念後,先寫架構,然後直接找學校老師修改,以下為一般的研究計畫撰寫順序。
(一)題目選擇
題目選擇上必須要自己有興趣外,還必須針對該校老師的專長做設計,評審老師希望透過研究計畫書,了解學生對研究的概念。
(二)緒論
緒論包含研究動機、研究目的、研究問題、研究流程、研究貢獻以及研究的重要性等。同學常常會拿別人的東西進行修改,這些同學要非常小心,若不是真正了解內容,再口試時就很容易露出馬腳。
(三)文獻探討
建議同學可以把握以下原則,只要提到跟研究題目、字變數、應變數、中介變數或干擾變數等相關內容。同時文獻探討只要在回覆與評論之前的研究,進而推演自己的研究內容,因此,如果不是對此領與的相關文獻有了解,是不容易寫出好的文獻探討的。
(四)研究設計
這部分可以讓老師了解同學是否懂得研究方法,一般研究設計的內容包括:研究方法、研究設計流等。
(五)預期研究成果
明確說明出研究的成果,重點在呼應研究目的的達成。
(六)研究進度規劃
研究進度規劃主要讓老師了解到同學是否有能力在預期的進度完成研究,並清楚了解到整個研究該如何進行,所花費的時間為何。
(七)參考文獻
建議再撰寫參考文獻時,不妨找國外頂尖期刊,其徵稿部分有詳述參考資料的格式內容。
四、生涯規劃
主要是讓老師了解志向,而且既然是計畫,就應該訂定題目的目標與執行方案。建議同學生涯規劃的目標盡可能遠大。
第四節 書審不麻煩
內文完成後將成績單、獎狀、國科會計畫及相關作品放置附錄,按照衝要順序排放。最後把製作的書面資料裝訂起來也需要注意一些地方:
(一)建議同學多花一點錢裝訂漂亮一點,尤其是花了很多心力在內文上,更應該用行銷知識於包裝上,以突顯價值。
(二)裝訂建議用膠裝,若要用多孔夾(內含透明頁),一定要確保大小可以放置資料帶中。
(三)內頁紙磅數一定要夠,建議90~100磅的較為合適。
(四)建議將所有內容裝訂一本。
甄試必須要花很多時間準備,接下來準備甄試的同學只要按部就班,照著本書所提及的每個章節重要事項做努力,相信一定可以設計出一份不錯的書面審查資料。
TKB 內湖數位學堂 (大碩/碩士龍門/百官網 )
陪 您 一 起 完 成 夢 想.創 造 奇 蹟
有任何問題或想更加詳細暸解請洽 TKB/大碩/碩士/百官網 集團 內湖數位學堂
電 話:(02)5582-7590 或 0982-646-184
住 址:台北市內湖區成功路三段141號3樓
(拿坡里PIZZA 樓上三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