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大學或科技大學的研究所有什麼差異?以一則最近發生的新聞為例:由旺宏教育基金會主辦的半導體設計與應用大賽「金矽奬」,為國內電子電機相關系所最重視的競賽,今年崑山科技大學的隊伍擊敗強勁的競爭對手台大、清大、交大,奪得鑽石大賞(首獎)。崑山科技大學校長蘇炎坤在頒獎現場驕傲的說:「技職體系的學生不比高教體系的差!」

     不過從入圍的組別觀察,一般大學與科大仍各有特色。相較於設計組入圍者清一色為台灣前五大名校,科技大學在應用組入圍的隊數明顯增加,建國、虎尾、青雲、南台科技大學都榜上有名。

     同時身兼成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講座教授的蘇炎坤分析,現在因為滿街都是大學生,許多人開始覺得有一技之長比較有用。蘇炎坤還舉今年機測400分的學生寧願選擇大安高工為例,顯示大家對技職體系的觀念慢慢在改變。

     從金矽奬所統計的數據,10年來科技大學參賽隊伍佔全部報名對數的百分比逐年升高,今年達到顛峰。往年不管是應用組還是設計組的首獎都是由名校大學抱走,今年的結果透露初什麼樣的訊息?

研究型VS.實作型

     虎尾科大資訊工程系教授許永和認為,許多前半段的大學都走向研究型大學,越來越少學生願意進入實驗室選起袖子做實驗,因此只要肯「苦幹」的技職體系學生,跟著老師用心做實驗,也會有岀頭天。

     近幾年來學院改制的風氣很盛,許多技職學院升格成科技大學並成立研究所。根據教育部資料顯示,10年來私立技職體系的研究生比率由0.42%增加到2.38%,公立技職的研究生比率也從10.87%上升到15.18%。

     另一方面,台灣7所研究型大學,包括台大、清大、交大、成大、中大、中山、陽明等,研究生比率由10年前的37%到目前的47.59%,與大學生人數比接近1:1,增加的幅度最大。

     由上述的數據不難發覺,台灣研究所逐漸形成理論與應用兩大方向。蘇炎坤表示,一般大學研究所課程設計以理論的部分為主,應用的部分為輔,並強調國際學術期刊的發表量,以擠進世界百大的頂尖大學為目標,而科技大學比較重視實用課程。

     他以LED為例,科大學生必須把LED燈從製造、封裝、測試等果成都在實驗室裡進行並做出成品,兼顧成本與競爭力考量,研究型大學注重在研發出世界最高轉換效率的LED燈,二者目的明顯不同。

訓練基層幹部VS.培育高階主管

     台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助理教授范振能從明志工專到美國哈佛大學研究所畢業,從技職體系到長春藤名校,他認為在工業設計或商業設計領域,作品創作比論文的發表還重要,一般大學的學生在這部分總是比較弱。

     范振能以自身的經驗談到,技職體系的訓練旨在培養肯苦幹的企業幹部,而非培養高階領導人才,學生選擇研究所時,應該想清楚自己職涯規劃的目標是什麼再做決定。

     目前台灣的大學校數浮濫,導致教學品質低落是目前許多家長關心的問題。蘇炎坤提醒學生,有些科技大學因為創校時間短、研究所資源有限,為避免選到一所「名不符實」的學校,自己應該要做足準備的工作,研究各大學的特色。

※資料來源:CHEERS 2011最佳研究所指南

 

 

欲諮詢課程或考試 : 請點此進入

 

TKB 內湖數位學堂  (大碩/碩士龍門/百官網 )

陪  您  一  起  完  成  夢  想.創  造  奇  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KB校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