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5年,正是國內研究所發展的黃金時間,擴張的速度相當驚人,除了一般大學,技職院校也積極開辦研究所,平均一年新增200個研究所。

     民國92年,國內研究所數突破2000所,達2215所,當年研究所數與碩士生數的增加幅度亦最大。至今研究所數增加至2832所(95年資料),成長率28%;碩士生從121909人,增加至163585人,成長率達34%。碩士畢業人數則從30856增加至45736人,成長率達48%。

     研究所教育盛況空前,連教育部高教司司長何卓飛都不禁率直地形容:「現在開研究所像在開7-11一樣。」

     何卓飛的比喻,也不無道理。現今研究所畢業生人數,比過去大學畢業生還多。1989年,全台大學畢業人數不過40380人,今年的畢業碩士生則是45000人,過去「大學生滿街跑」的笑談,20年後,故事主角已經變成了碩士生。

     對此,何卓飛談到,過去大學是終極教育,碩士只是博士的過渡教育,大部分人讀碩士班是為了做研究或取得博士學位。但現在碩士變成終極教育;變成大學畢業生重要的出路。

     這項觀點可從國科會補助台灣師範大學教育評鑑與發展中心所做的一項研究得到印證。調查指出,有34%大學生畢業後計畫繼續進修,等於每3名大學生有1人計畫唸研究所,以今年22萬大學畢業生計算,大約75000名學生打算成為碩士生。

研究所警訊,值得深思

     多位大學校長亦不諱言,大學畢業生唸研究所的焦慮和龐大需求,也間接刺激了這幾年研究所百花齊放。

     但量大會不會造成變質?

     CHEER雜誌每年持續進行研究所專刊普查,從統計中,可得出3項值得深思的現況:

1.大者恆大

     從雜誌調查發現,台大、成大、交大、清大、中央等研究型大學,近5年的研究所數與學生數每年都大幅成長,增量甚至超過1所中小型學校的研究所規模。

     例如2004年,台大總研究所數為91所,一般碩士生約7,500位,但2007年,所數將近百所,人數成長至8869人,共成長約1400人。

     其他如成大一共增加約1100個碩士生、清大也增加約350人,主要領域多是集中在理工系所。交大亦不例外,除了一般碩士外,還另外大量承辦經濟部的「產業研發碩士專班」,從93學年開辦至今,核定學生數達729人。

     當國立大學招生人數不惶多讓,在正向循環下,研究生增多,學校研究量也會增加,資源與經費跟著擴充,於是大者恆大,對其他學校招生也產生強大的資源排擠效果。

2.「虛擬」研究所變多

     這也是非常重要的問題,這關係到你未來2~3年的學習效果。

     由於教育部執行「總量管制」,只要師生比不超過規定上限,就可成立新研究所。通常學校只要調整一下大學部招生名額,就有空間新設研究所。

     於是,新設研究所的審核機制,「完全淪為數字決定的遊戲,幾乎毫無品質把關可言!」一位大學教授忿忿地批評。

     在這樣的背景下,許多「虛擬型」研究所便因應而生。

     什麼事虛擬研究所?根據何卓飛的說法是,該所專任教師只有1、2人,其他都是合聘;教師專長語系所專業不符,這種根基不穩的研究所,很可能毫無實質學習內涵,只能拿文憑。

     此外,校園內相關的學習資源是否充足也有很大的問號。

     在雜誌過去5年的調查與觀察中,我們發現有些學校沒有醫學系,卻成立自然醫學研究所;沒有法律系,卻成立財經法律研究所、文教法律研究所,甚至連科技大學也搶沾財經法律、科技法律研究所這塊市場,學生報考前時再需要慎重三思。

     對於這種現象,高教司不是渾然不知,去年便曾針對各大學系所的師資專業度進行研究,結果是「亂七八糟的一堆」,除了開始建立審核機制,何卓飛甚至一度想把這些學校名單對外公開。

     另外得現實面是,如果師資水準不齊,更不容易爭取到外部資源或相關研究,研究生的學習效果會因此大打折扣。

3.流行性系所增加

     現在有很多缺乏定位的「流行性」研究所,例如台灣文學、生物科技等研究所都已經陸續成立;這些新興熱門研究所辦的好,的確很有特色,也符合社會需求。可惜有部分學校只為了趕潮流而成立研究所,根本定位不清。

     另外,這兩年興起的跨領域研究所或學位課程,也是報考新選擇,但跨領域也易落入定位不清。

     台灣大學電機工程系系主任胡振國認為跨領域學習很重要,也很符合現今研究趨勢。但他的另外想法是,若研究所師資或設備完整,學生就能多元學習,未必非得成立跨領域學位課程,他更提醒學生別盲目認為跨領域研究所一定好,也別受到五花八門的所名誘惑。

     學生要思考的,是該研究所的重點研究方向是否清楚?是否符合社會期待?是否為搶搭熱潮、曇花一現的研究領域?師資是否足夠?沒搞清楚就興高采烈考上研究所,可能到最後什麼也沒學到。

只求文憑,不求學問的焦慮心情

     其實研究所擴張,走向普及教育未必是壞事,他對提升整體人力知識水準、學術研究能量,及幫助產業升級轉型,皆有正面意義。

     只因為過去教育部對新設研究所的把關不夠嚴謹,師資不足、課程設計不符合專業的研究所,依然過關成立,才會造成外界質疑的聲浪不斷湧入校園。

     但眼前的事實是,再多質疑也無法改變越來越多大學生「考研究所」的需求。

     尤其學已經變成基本教育,考上清華大學生面科學院碩士班的張嘉渝說,他班上超過一辦同學考研究所,大部分都為拿到碩士文憑。

     大學生的文憑焦慮並非庸人自擾,因為企業對於學歷的期望,也在進幾年同步攀高中。

     不少企業徵選儲備幹部,經常以碩士學力為基準,例如台灣萊雅、統一企業、頂新集團等,顯示碩士學歷已成為新鮮人的敲門磚。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人力資源管理處副總經理黃淑芬特別談到,現在大學生太多,在某些專業領域,如財管或行銷,企業不得不設定必要門檻,只錄取碩士畢業生。其他像是華碩電腦的產品經理、奇美電子的光電研發工程師等,也要求碩士學歷。

     從數字面看,根據CHEERS雜誌「2007年1000大企業對碩士生評價調查」指出,高達68%的企業主管指出,過去3年新聘員工的碩士比例增加。

     從競爭面來看,22萬名大學畢業生對上4萬5千名碩士畢業生,等於每5名應試者有1名碩士生。在優質工作已少之又少的嚴苛直場環境打擊下,大學生在面對升學與就業選擇時,能更膽怯、很難避免地選擇留在校園內。

1000大企業的信心指數

     但企業對國內培育出來的碩士生是否有信心?根據CHEERS雜誌的調查,答案似乎介於「無法太樂觀、但也非悲觀」之間,63%企業主管對台灣培育出的碩士生有信心,但也有五分之一的企業覺得沒有信心。

「因為現在的碩士生量變多,優劣差異也變大,所以碩士生品質並非絕對都好」中美和石油化學人資經理李佳倩說。

     不過若和大學畢業生相較,企業主觀依然肯定碩士生的專業知識與技術、國際關與外語能力、融會貫通等能力勝過大學生。多讀兩年書,學習更多支是與做事方式,「也讓碩士生的邏輯思考力特別勝過大學生」李佳倩說,根據他的經驗,碩士生做的報告比大學生做的好,這將影響到主管對員工印象的好壞。

     和留洋的碩士相比,國內畢業的碩士生則以團隊合作、穩定性較高的態度勝出。

     不過比較值得注意的是,企業並非對所有碩士生都照單全收,有高達66%的企業主管,對國內新改制成立的科技大學碩士生沒有信心。這與科大研究所的師資、資源、歷史短都有關係。

     精誠資訊處長蔡培儀指出:「大部分企業主管對科大有先入為主觀念」主因是新成立科大的教學資源明顯弱於國立知名大學,導致碩士生學習程度有落差。調查也顯示,約一辦企業會在乎應徵者是否畢業自名校。

     因此,不可否認的是,當文憑本身也存在相互競爭的關係時,一個「有價值」的碩士文憑,必須包含「名校」、「熱門研究領域」等幾個條件,才能在企業主眼中被突顯出來。

     富邦金空人力資源處訓練開發部資深經理蘇國華坦言,當企業面對沒有工作經驗的社會新鮮人時,「發展潛力」固然是重要的擇才指標,但最後難免以「教育背景」來當作評判標準。蘇國華解釋,名校代表的是碩士生受到比較好的教育培養,研究所同儕的素質也較高,在這種環境下養成的碩士生,相對未來發展潛力相對較高。

     但是,文憑畢竟不是決定一個人未來在職場勝出的唯一因素,他可能讓你取得比較好的出發位置,但最終,決定一個人成就高低的關鍵依然是「態度」、「視野」、「學習力」這些寶貴學分。這些,也是你未來2年必須花同樣力氣學習的公課!

※資料來源:2008年最佳研究所指南 天下雜誌/CHEERS

 

 

欲諮詢課程或考試 : 請點此進入

 

TKB 內湖數位學堂  (大碩/碩士龍門/百官網 )

陪  您  一  起  完  成  夢  想.創  造  奇  蹟

  


有任何問題或想更加詳細暸解請洽   TKB 內湖數位學堂 (大碩/碩士龍門/百官網 )

電 話:(02)5582-7590  或   0982-646-184

住 址:台北市內湖區成功路三段141號3樓 

              (拿坡里PIZZA  樓上三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KB校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